这两天我的私信信箱被询问瓷砖的朋友挤爆了,其实并不奇怪,普通人几乎很少接触到瓷砖的相关知识,选购时自然容易蒙圈。
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一说瓷砖的相关知识——相信知道了这些,大家对瓷砖的选购自然就能够理解了。
瓷砖吸水率
凡是提到瓷砖,必然绕不开“瓷砖吸水率”这个词,所以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啥是吸水率。
吸水率,指的是瓷砖吸水的能力——但是通过吸水的能力,我们可以判断出很多其它方面的能力。
吸水率越高,说明瓷砖的密度越低,硬度也就越低。日常使用时,就很容易吸进潮气,导致瓷砖变形(引起空鼓、脱落)、发霉等等——这些特性的学名叫做“工程性质”,吸水率越高,工程性质越差。
吸水率低的瓷砖工程性质好,但是会产生一个弊端:瓷砖在利用水泥铺贴时,由于瓷砖本身不吸水,无法吸进水泥砂浆,就会导致粘贴不牢固。所以墙砖是很少使用吸水率低的产品的。
国家将瓷砖吸水率分成了四个等级:
瓷质≤0.5%<炻(音“石”)瓷质≤3%<细炻质≤6%<炻质≤10%<陶制。
在瓷砖的销售中,我们习惯分为三类:瓷砖≤0.5%<半瓷砖≤10%<陶砖。
同一种材质,会由于工艺不同导致吸水率有高有低。比如同样都是陶制瓷砖,有的吸水率只有10%,有的却可以达到15%,这就是因为前者的压制、烧制工艺更好。
瓷砖工艺分类
我们家庭中用到的瓷砖一般只有三大类(按照工艺分类):通体砖、抛光砖和釉面砖。
通体砖
通体砖是最基础的一种砖,岩石碎屑通过高压压在一起,再经过烧制完成。制作过程与砖块相似,只不过前者的密度更大。
通体砖表面未经任何处理,所以内外材质相同,表面粗糙。因此它有两个优点:耐磨、防滑。但是通体砖表面没有任何防水能力,一旦有脏水、菜汤,很快就会渗进去。而且未经过处理的表明也没有太花哨的颜色,没有“亮闪闪”的效果。
所以家庭中用到的通体砖还是比较少的,个别用户会比较看重它防滑和低价的特点,把它用在厨房或卫生间里。
抛光砖
对通体砖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,就得到了抛光砖(此时的通体砖部分被叫做“胚体”)。这样出来的砖,表面更亮,同时具有通体砖耐磨、防滑的特点。
为了解决表面“渗水”的问题,有些抛光砖会在表面刷一层防污层或者水蜡。这样做的确可以防污,但是就没有了耐磨、防滑的特点。
吸水率低于0.5%的抛光砖,就会改名叫做“玻化砖”——玻化砖是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吸水率最低的一种砖。
釉面砖
釉面砖是抛光砖的进一步加工产品——抛光砖表面的处理不能解决渗水问题,于是就出现了“釉面”。
在抛光砖的基础上,在表面涂上釉质,就得到了釉面砖。釉面砖也防滑、耐磨(比通体砖差一点),但它防滑耐磨的原因与砖无关,完全是釉面提供的。
釉面砖是目前销量最高的一种砖,选择时要注意釉面工艺和厚度。这种瓷砖的功能,几乎全部都是釉面提供的。
吸水率低于10%的釉面砖,会被叫做“仿古砖”——不是所有胚体都可以施釉,吸水率越低,施釉的难度也就越高。
胚体的吸水率低于10%,釉面配比就会发生变化。这种釉面的防滑效果会更好,但是表面看起来旧旧的,所以起名“仿古砖”。
吸水率低于0.5%,无法施釉——所以我们刚才说玻化砖是市面上能见到吸水率最低的一种砖。
最后多说一句:不是表面看起来古香古色的就是仿古砖,釉面砖同样可以做出这种效果。是不是能叫“仿古砖”,依据只有吸水率。